昌平关沟不止有花海,还有七十二景其一的仙枕石,很多昌平人都不知道

2024-12-10 10:26:39  作者:爱上昌平 

“山有九塞,居庸其一”

距离天龙谭风景区不远处

便是天下第一雄关的居庸关长城

每年春天都会刷爆屏



明日春分,春季的中分点

昼夜均而寒暑平,白天将越来越长

自此进入春和日丽、万红千翠争媚时节

万物复苏,春暖花开,风吹柳绿

正是春季最美时


春分至


“开往春天的列车”S2线

穿梭于山峦之间的花海之中

浅色杏花、淡粉山桃花与白色列车相融合

春天里的高光时刻就在于此



居庸关所在的峡谷名为关沟

地势险要,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山高谷深,雄关险峻,景色秀丽

关沟七十二景

这回咱们就来看看这七十二景之一——仙枕石



《西关志古迹》中对仙枕石有记载,“在关北十里,上关道旁,其形颇大类枕,上刻隶书‘仙枕’二字,旁刻吕贲书,世代莫考,呼以为仙枕石。上关城内堂厅前有巨石刻‘玉峰寺’三字,疑为吕贲所书。”仙枕石是一块自然山石,花岗岩石质,颜色泛红,与东西两山上的石质相同,现在东山上仍可见巨大的花岗岩山石凸起。石块位于关沟中段的河道中,西北距上关城约600米。此石的平面为近似方形,长11米,宽10.7米,高4.1米,体积约480立方米。




仙枕石

独卧深沟,形似枕

故名仙枕石

也被称为“穆桂英点将台”

巨石上有着二十八个凿出的石眼

相传是穆桂英在此扎营时留下的帐篷眼

也或是老百姓出于杨家将和穆桂英的崇拜

才将仙枕石称为“穆桂英点将台”



在石的顶平面有22个圆形孔洞分布在表面,孔洞深约0.1米,直径0.05-0.1米。石南侧立面有三幅石刻,横向排列,形成了摩崖石刻。由于石块巨大,顶上有圆孔,并留有题诗,就此演变成了传说中的穆桂英点将台,石上的圆孔传说是安营扎寨所用。




而仙枕石最为出彩的是石身上的摩崖石刻

石身共有三处石刻

一为“仙枕”二字

二为许论石刻

三为“太行散人”赋诗




仙枕石的题刻有三幅。其一,隶书“仙枕”二字,吕贲书,竖幅。其二,许论石刻,紧邻仙枕石刻左侧,描述了明嘉靖乙卯(三十四年·1555年)三月十二日的一次军事行动,刻幅高2.28米,宽1.06米。刻字为“嘉靖乙卯三月十二日,虏犯古北口,奉命率三镇兵二万余众,由居庸关入援。廿二日虏败遁,廿五日班师,取道怀来,即归阳和。总督军务兵部尚书灵宝许论题”。(许论著有《九边总论》。许论,字汉庭,河南灵宝人,为明代嘉靖年间兵部尚书)




在这幅石刻旁,留有藏文二字,其余字迹在镌刻许论题刻时被剔除。剩余二字经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专业人员确认,是藏文六子真言的最后两个字,在间距的周边饰以卷曲纹。




其三:太行散人石刻,是一幅描绘关沟景色的诗句,共二首,太行散人题。刻幅高2.56米,宽1.62米,描绘的是关沟中春季的景色。刻字为“春日之八达岭,客有言琴峡、仙枕二古迹者。访琴峡已为沙没,独仙枕石存,乃登玩移时,赋此二首。峡琴不可见,仙枕尚堪眠。山色依云蔼,苔痕近水鲜。逸人留古迹,清梦自何年。登玩开尘抱,翛然未欲还。又,磐石苍然古,仙踪去未还。黄粱曾几度,白鹤任长年。世事终成梦,前缘总付天。希夷如可学,习懒正相便。太行散人书”。




该石块在河道东侧自然摆放,从东侧面有人工开凿的台阶可上到石顶平面,周边用石块修建了方形的维护矮墙,东南方向隔河就是八达岭高速公路上行线。此石刻所在的位置,是关沟中山势最紧迫的地方,明早期的上关城就选择在石刻的北侧,向南3公里就是居庸关城,石刻是位于两城之间的一处人文景观。附近有四桥子村




真可谓人在关沟,坐井观天

虽鸟虫啁啾,而俨然置身世外

俟其峰回路转,水连天接

则移步换景,可作桃源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