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8 17:46:00
清晨的星海广场,浪涛与脚步声交织成独特的韵律。每周末,一支身着蓝色运动服的队伍总会如约而至——大连海之星跑团志愿者牵着“星星的孩子”的手,在晨曦中奔跑。从2020年寒冬到2025年峭春,这场跨越1500多个日夜的陪伴,让70多个孤独症家庭在黄海之滨找到了通向世界的桥梁。
“守护”二字,是64岁退役军人徐守国一生的烙印。2020年深冬,这位国网大连供电公司的退休干部面对三位蜷缩在家长身后的孤独症儿童,将战场上的果决化作春风化雨的耐心:“看,糖纸里有七种颜色,咱们跑七步就能收集一种好不好?”
彼时的星海广场,寒风裹挟着家长的焦虑与孩子的抗拒。徐守国针对孤独症孩子的特点,设计了想跑步、能跑步、爱跑步、会跑步的进阶模式。用军事行动的精密与父辈的温情,敲开了“星星”的心门。
伴跑日志里,记录着无数破解“星空密码”的细节:提前清理跑道塑料制品避免摩擦声刺激、配合孩子数满100步要击掌鼓励,为了确保孩子们在广场跑步的安全,要求孩子们统一穿辨识度极强的橙色运动服……志愿者与家庭结对,形成“1名家长+2名伴跑员”的守护方阵。跑团的志愿者们还考取了“心肺复苏和AED急救”合格证,为孩子们跑步提供安全保障。
20岁的丹尼第一次主动拥抱徐守国时,徐守国热泪盈眶:“这种信任,就像当年战友把后背交给我。”跑团用3年时间,帮助自闭症患者从300米踉跄到21公里驰骋,31人能突破5公里,12人突破12公里,9人征服半马。最可喜的是,有的脑电图异常消失,更多的是药物依赖显著降低。
2023年大连马拉松成为见证奇迹的舞台。18岁的仕杰冲过半马终点后,将嵌着贝壳的奖牌送给伴跑志愿者。跑团办公室的“勋章墙”也诉说着蜕变:5公里的“海豚跃浪”、10公里“信天翁”。这些由团友设计的奖牌,成为无数家庭珍藏的"重生纪念"。
2025年,国网大连供电公司“电亮星空”公益项目启动,20多名青年员工加入伴跑。徐守国将训练手册交给90后志愿者:“每周两小时,就是孩子们认知世界的窗口。”
浪花翻涌,汽笛悠长。这场始于守护的奔跑,终将在更多双手的牵引下,抵达比远方更远的未来。
文字: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毕重伟
资料:国网大连供电公司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