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我相信可以依靠的人来了”

2025-03-31 14:31:00

新华社仰光3月31日电 记者手记|“我相信可以依靠的人来了”

新华社记者张崇防

“看到来自中国的救援队,我相信可以依靠的人来了。”50岁的缅甸曼德勒市灾民伊伊30日对新华社记者说。

28日,缅甸中部发生7.9级地震。截至当地时间30日下午2时许,缅甸强震已造成约1700人死亡、3400人受伤、约300人失踪,死伤人数还在不断上升。

曼德勒市是此次缅甸地震重灾区,当地连接首都内比都的路面开裂,城中老旧建筑倒塌,旧皇宫围墙裂成碎片,佛塔顶部脱落损毁,拥有百年历史的阿瓦大桥断裂坠入伊洛瓦底江……

伊伊告诉记者,自家房屋在地震中倒塌,她和丈夫及一位邻居躲进了附近的寺庙。但寺庙随后在余震中坍塌,丈夫的3根脚趾被砸断,这位邻居则在送医途中去世。

夫妇俩蜷缩在临时帐篷的角落,双手合十,用指尖抵着眉心。这是地震发生后,他们重复最多的动作。“当时所能做的只有祈祷,直到看到来自中国的救援队抵达缅甸的新闻。”伊伊说。

地震发生后,缅甸政府向国际社会发出求援信号。中方作为首批响应者和快速行动者,星夜驰援缅甸灾区。

从昆明出发的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携带生命探测仪、无人机和卫星设备抵达仰光;从北京出发的中国救援队抵达仰光机场后直奔曼德勒;曾参加土耳其地震救援的香港特区救援队抵达缅甸;中国蓝天救援队等来自中国各地的民间救援力量也接续加入救援队伍。

中方救援队队员们以“联合国认证”的专业能力,争分夺秒地与72小时黄金救援期抢跑。在内比都救出一名幸存者、在曼德勒救出首位女性幸存者……好消息不断从灾区传来。

楠顶挞是内比都一家医院的护士。地震发生当天,她正在值班。房屋坍塌使这家医院的很多医护人员和患者被埋。她站在医院废墟旁一边祈祷一边对记者说,“相信中方救援队一定能找到并救出幸存者”。

楠顶挞不久后获知,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从这家医院救出了1名被困40小时的长者,也是中方医疗队抵达该救援点后救出的第一名幸存者。

“地震是人类共同面对的自然灾害。”在缅甸仰光,33岁的灾民毕漂伦向记者历数近年来发生在印度洋、日本以及中国的多起高强度地震。

尽管依靠科技进步,地震预报更准、预警更早、建筑物抗震性能更好,但在类似此次高强度地震面前,人类依旧显得很脆弱。

中方救援队的驰援如雪中送炭,彰显了中缅胞波之谊。(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