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7 14:43:00
在巴黎奥运会的夜空中
8100架无人机以毫米级精度
编织出埃菲尔铁塔的璀璨光影
在北京冬奥会的冰雪赛场上
数千架无人机以“中国门”
“中国窗”的创意点亮世界目光
这些震撼全球的科技艺术盛宴
背后是一家深圳企业——
深圳市高巨创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高巨创新”)
从20年前为摩托罗拉
三星代工手机模型
到如今占据全球无人机
编队表演市场70%份额
公司创始人高建民
用“精密制造”的工匠精神
在深圳这片创新沃土上
书写了“中国制造”
向高端跃迁的传奇
日前
记者走进这家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探寻其
如何用无人机编队
打开低空经济新蓝海
闯出一片天地:
从代工积淀到无人机领航
1997年
旅游专业毕业的高建民
怀揣“闯出一片天地”的梦想
来到深圳
高建民从手机模型代工起步
凭借对精密制造工艺的钻研
先后成为摩托罗拉、三星等
国际巨头的供应商
然而
代工并非终点
“代工积累的不仅是财富,更是技术和设备能力。我们买最先进的设备,研究最前沿的工艺,就是为了有一天能打造自己的高端品牌。”高建民回忆道。
2014年
高建民敏锐捕捉到
无人机行业的潜力
当时
国内无人机企业
大多聚焦消费级市场
而高巨创新另辟蹊径
选择技术门槛更高的
编队无人机领域
“许多企业不懂精密制造,产品只是‘初级样品’。我们拥有全流程生产线和材料研发能力,要做就做能代表中国制造水准的产品。”高建民说。
在深圳完备的
电子产业链支撑下
企业用
“制造反哺创新”的模式
打开局面
当同行还在为10架无人机编队
绞尽脑汁时
高巨创新已实现千架集群控制
当市场关注飞行高度时
他们已攻克
复杂电磁环境下的
毫米级定位
2021年至今企业
连续4次
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
如今已占据
全球编队无人机市场
70%的份额
成为行业内当之无愧的
领军企业
高巨创新的成功
离不开对制造环节的极致把控
从芯片选型到零部件检测
从飞行控制系统到抗干扰算法
每个环节均以超高标准要求
“我们的无人机能在巴黎奥运会、北京冬奥会等大型活动中完美呈现,靠的是百分百合格的部件和百分百可靠的技术。”高建民说。
此外
公司自主研发的低空监管系统
AI自动巡检功能
以及融合元宇宙技术的
互动编队表演
进一步巩固了其技术领先地位
引领着无人机行业的发展潮流
深圳创新密码:
与生俱来的“试验田基因”
“凌晨3点需要某个元器件
供应商能在天亮前送到厂里。”
谈及深圳的产业优势
高建民眼中闪着光
在这座拥有全球最完整
无人机产业链的城市
高巨创新的研发迭代速度
比欧美企业快3倍
这种高效的产业协同能力
为高巨创新的快速发展
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但高建民更看重的是
深圳与生俱来的
“试验田基因”
2018年
当无人机编队表演
还是新鲜事物时
深圳市政府率先在人才公园
开辟测试空域
2022年低空经济
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
20个应用场景加速落地
“就像当年华为、大疆的成长,深圳总能为创新留出容错空间。”高建民回忆,企业首个数百架编队表演方案,从审批到落地仅用72小时,这种“深圳速度”让海外客户惊叹。
目前
高巨创新正探索无人机与AI
区块链等技术的深度融合
例如
利用AI算法实现编队
自动避障和路径优化
结合元宇宙开发虚拟与现实联动的
表演模式
高建民透露
公司已启动“智能无人机+”计划
未来产品将广泛应用于
农业巡检、应急救灾
城市管理等领域
为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站在全球低空经济的风口
高建民为高巨创新勾勒出
更宏大的蓝图
以智能制造为核心
构建涵盖“低空智造、编队表演
科普教育、监管服务”的
产业生态圈
为打破“高高在上”的行业印象
高巨创新将目光投向教育领域
推出面向青少年的
小型编队无人机和科教套件
通过编程教学、互动表演等形式
让普通家庭也能体验尖端科技
“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个孩子都能亲手操控编队,感受科技魅力。”高建民介绍,目前企业已建成4万平方米的科普基地,年接待学生超10万人次,其教育产品计划通过“一带一路”走向全球100多个国家。
夜幕降临
高巨创新的测试场上空
再次亮起星光
在深圳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上
高巨创新的高端突围故事
正随着无人机的航迹
不断延伸
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