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潮汕童谣如何活起来?这个团队有创新

2025-04-04 00:15:00

“潮汕童谣,绘本新声——潮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成果推介会”日前举办。聚焦《潮汕童谣绘本的创作与实践研究》课题成果,活动以绘本展示、动画演绎、教学实践与AI技术应用等多维形式,展现了潮汕童谣在教育中的创新传承路径。

活动现场。

《潮汕童谣绘本的创作与实践研究》课题组成员由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师范分院教授、教师等组成,以“潮汕童谣绘本的创作及实践研究”为切入点,创新性地将潮汕童谣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深入探讨了潮汕童谣绘本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实践策略。

课题的核心成果是一套共6册的潮汕童谣绘本,由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些绘本以潮汕传统文化为根基,结合手绘全彩图画、配套音频及游戏指引,打破传统童谣仅靠口耳相传的局限,让幼儿在“看”“读”“玩”中感受本土文化魅力,提升语言表达和认知能力。

课题主持人庄晓渲展示绘本。

卓师班学生演绎童谣。

推介会上,课题组成员分享了他们研究、实践的成果。课题主持人庄晓渲展示了乡土文化绘本。这些绘本既有民国风情的人物设计,也有潮汕厝角头的建筑细节,水粉、油画、水彩各种呈现方式以及分层叙事、跨页设计等巧思,让画面与童谣韵律相呼应。如今,这些绘本已走进幼儿园课堂。课题组成员史更生展示了童谣动画的制作历程:借鉴皮影戏的关节动态与甲骨文的表意智慧,以动画的形式让静态绘本“动”起来。另一位成员林雁则展示了AI智能生成童谣文本与插图、AR/VR沉浸式互动体验以及方言语音库的精准建设等成果。潮汕歌谣卓师班的学生还以唱游童谣的形式,生动演绎了童谣的语言美与韵律美,也展现了童谣在学前教育中的多样化应用。

林伦伦发言。

国家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组成员、广东省首席专家林伦伦认为,从最初的文本研究到现在的多模态传承,课题组团队突破传统范式,将童谣转化为绘本、动画、歌舞等立体化载体,体现“让童谣活起来”的创新理念。面对AI时代,要积极以AI赋能,做好潮汕童谣的创新与传承工作。

潮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章碧武认为,《潮汕童谣绘本创作与实践研究》课题实现了理论创新、教育实践创新、文化传播创新的三大突破,不仅是对潮州文化的活态传承,也开辟了新的学术视野和实践道路。

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师范分院教授林朝虹说,潮汕地区拥有丰富而独特的乡土文化资源,其中潮汕童谣以其生动活泼、朗朗上口的特点深受儿童喜爱,是传承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潮汕童谣的研究、创作与实践也历经从静态插图到动态绘本,从潮汕童谣到乡土文化、从小学延伸到幼儿园再拓展到托幼一体、从单一传承到“高校+幼儿园+社区”协同共生四个阶段。接下来,他们还会利用童谣绘本在托育机构开展活动,促进婴幼儿语言发展的同时传承潮汕文化,构建更为和谐、完整的育人生态,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此次活动由潮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师范分院共同主办。

南方+记者 杨可 通讯员 郑静婉

【作者】 杨可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