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机器人像人一样响应环境

2025-05-09 10:10:00

林安江。受访者供图

近日,广东印星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印星科技”)面向大健康养老领域研发的“升级版平安钟”进入终试阶段,该产品能在卫生间、卧室等私密空间通过非视觉手段监测人体摔倒动作,实现及时发现、及时求助。

印星科技位于广东江门,作为一家专注于仿生机器人控制及大数据分析算法研发的企业,此前已凭借在国内率先推出的5G动作传感仿生机器人而崭露头角。印星科技总经理林安江透露,目前,公司正持续推动仿生机器人在远程理疗、应急救援等场景的应用,“希望让机器人像人一样灵活地响应环境”。

“升级版平安钟”助力养老

在印星科技,你只需穿戴控制器,便可使机器人模仿你做出各种动作,并完成你的任务请求。

林安江介绍,印星科技设计、生产的仿生机器人使用了“3×3矩阵九轴MEMS动作感应芯片及数据运算”及自主研发的数据运算芯片,获得了极强的感知技术,同时凭借先进的算法,达到毫秒级的传输时延和千亿级的连接能力,让控制员实现对其精准的远端控制。

“和普通的仿生机器人相比,我们生产的仿生机器人不仅拥有更低的操作难度,而且反应速度更快、使用的传感器也更少。”林安江说,印星科技可根据不同需求改装机器人的外观、尺寸等,公司生产的仿生机器人可精准适用于不同场景,目前多应用于工业场景,且主要为定制化项目。

在工业领域之外,大健康养老也是印星科技一直关注的领域,公司首个标准产品“升级版平安钟”目前已经在部分养老机构试用。

林安江介绍,此款机器人更多体现了运动监测技术,通过毫米波雷达采集空间数据,从而判断环境情况并做出应对措施,可应用于养老院和居家场景,“传统摄像头无法覆盖的隐私区域,我们的产品都可以在不侵犯隐私的前提下做到远程监测。”

此款机器人还支持双模连接,既可以链接Wi-Fi(移动热点),又可以链接5G网络,即便停电仍可工作。“今年三季度,我们将对新产品做终试,预计最快年末推出。”林安江说。

此外,印星科技今年也将继续探索利用运动控制技术将仿生机器人应用于远程理疗、应急救援、城市消防等场景。

“湾区协同”促进技术产业化

在林安江看来,选择到江门创业,一半是乡情,一半是理性。

林安江是江门人,2011年,还在美国做贸易生意的他结识了老乡技术合伙人,便逐渐有了在仿生机器人领域创业的计划。

5年后,林安江回到国内,在香港科技大学寻找人才组建团队,同时为创业项目寻找合适的孵化地。他和技术团队考察了内地9个城市,带着项目在深圳、东莞等地参加比赛,最终于次年选择在江门成立公司。

“地处大湾区的江门洼地效应和成本优势突出,尤其在用地成本上。”林安江说,在创办之初,印星科技获得了江门地方政府的许多政策扶持,同时引进香港科技大学博士技术团队项目。

“湾区协同”模式让印星科技迅速完成技术产业化。2018年,两人创立的公司凭借“动感控制仿生机器人”获得当年江门市“科技杯”创新创业大赛初创组一等奖。此后,其公司入驻江门江海区珠西先进产业优秀人才创业创新园,持续研发了众多高端产品。

2019年7月,印星科技带着“5G动作传感仿生机器人”项目参加广东省“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这是当时国内研发生产的第一台5G动作传感仿生机器人,可以应用于危机处理及涉及危险操作的工业,甚至可以在强辐射、严重空气污染、高电压、强磁场等恶劣环境下作业,受到广泛关注。

深中通道的开通为珠江西岸的企业带来了更多优质供应商和客户资源。林安江表示:“未来公司将加大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投入,不断构筑技术壁垒,推动江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为湾区智能制造再添一块拼图。”

南方日报记者 谢望海

统筹:吴少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