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7 22:15:00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徐姣】曾被视为国内AI领域“明星”的昆仑万维,4月26日交出了一份堪称“惨烈”的成绩单——2024年净利润暴跌226.74%至-15.95亿元,创下2015年上市以来最大年度亏损。
这一结果背后,是昆仑万维在AI赛道的激进投入与资本市场波动的双重承压:一方面,为追赶OpenAI等国际巨头,全年研发费用飙升59.5%至15.4亿元;另一方面,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导致8.2亿元投资损失。
曾经的“追风少年”,成功踩中游戏、元宇宙等多个风口,All in的AI又将何时盈利?
昆仑万维交出上市以来最惨年报
4月26日,昆仑万维交出了上市以来最惨年报。
2024年,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2%至56.6亿元,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达91%。然而,净利润却从2023年的12.58亿元骤降至-15.95亿元,同比大降226.74%;扣非净利润更是巨亏16.43亿元,同比下滑349.08%;经营性现金流同比下降67.26%至2.9亿元。
大河财立方记者梳理发现,这是昆仑万维自2015年登陆资本市场至今,出现的首次年度亏损。昆仑万维将其归因于研发投入及投资失利两个方面。
昆仑万维称,为巩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公司大幅增加了研发投入,全年研发费用达到15.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9.5%。这一战略性投入为长期技术竞争力奠定了基础,但短期内显著推高运营成本,影响了利润表现。
不得不说,昆仑万维在研发投入上是舍得花钱的。
2023年,AIGC浪潮席卷而来,昆仑万维当年随即提出“All in AGI与AIGC”的长期战略。同年4月,昆仑万维发布自研双千亿级大语言模型“天工1.0”,并趁热打铁在同一年相继发布了“天工AI搜索”“天工大模型端云一体化方案”……这一年,昆仑万维投入研发费用9.68亿元,相较2022年的6.90亿元增长了40.16%。
2024年4月,在天工大模型一周年之际,“天工3.0”正式开启公测;2024年11月天工大模型4.0 O1版(SkyWork O1)正式启动邀请测试……2024年,昆仑万维研发投入达15.4亿元,创历史新高。
然而高投入并未带来高收益。除了研发费用狂飙吞噬利润外,受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导致的投资相关损失也达到8.2亿元,进一步加剧了昆仑万维整体的亏损。
昆仑万维过去依赖投资收益“补血”的模式难以为继——2023年投资收益达2.55亿元,2024年骤降至926万元,同比暴跌96.4%。
昆仑万维称,这两项因素的叠加导致公司当期利润承压,但需强调的是,亏损主要源于主动战略投入和短期市场波动,而非核心业务恶化。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亏损15.95亿元外,昆仑万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3年的8.85亿元降至2.90亿元,降幅超过了67%。
追风背后的业务失衡
追风的昆仑万维,喊出“All in AGI与AIGC”口号后,在AI社交、音乐、短剧等领域推出多款产品。但从其披露的财报可以看出,2024年昆仑万维的多项业务均表现不佳。
如曾是昆仑万维“现金奶牛”的游戏板块,2024年营收大减16.84%至4.44亿元,营收占比从2020年的25.91%暴降至7.85%。
AI驱动的其他新业务,如短剧平台业务收入1.68亿元,贡献不足3%;AI软件技术业务收入仅3858万元,占比不足1%……
屋漏偏逢连夜雨。2024年,昆仑万维再失去一核心大将——颜水成。
颜水成为机器学习与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国际顶尖学者,于2023年9月正式加入昆仑万维,并与昆仑万维创始人周亚辉一起出任天工智能联席CEO,同时兼任昆仑万维2050全球研究院院长。他曾主导“天工3.0”大模型、“天工SkyMusic”音乐大模型等核心技术的研发。
作为昆仑万维AI战略的核心支柱之一,颜水成的离职,无疑再为昆仑万维再添一层阴霾。
曾经的“追风少年”,从社交娱乐、游戏,到近年AI、量子计算、自动驾驶等领域,昆仑万维累计投资数十个项目,但多数未能形成协同效应。
一行业分析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昆仑万维的业绩折射出企业盲目追风口的系统性风险,频繁切换赛道导致投资者认知混乱,既将其视为“AI领军者”,又担忧其沦为“概念炒作股”。
当ChatGPT掀起的大模型热潮进入深水区,高额研发投入不再是企业的“护身符”,如何在算力成本高企、投资环境动荡的背景下蹚出盈利路径,将考验这家曾经的“AI明星”的真正韧性。
责编:陈玉尧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