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系统、300余家图书馆联动,织就“知识产权保护网”

2025-04-27 12:45:00

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一场覆盖全国的知识产权科普盛宴正式启幕。由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牵头,联合上海图书馆、广东省科技图书馆、东北大学图书馆等全国50家副省级以上公共、教育、科技系统图书馆共同主办,300余家图书馆同步参与的“知产护航・文化共筑:2025年全国图书馆知识产权科普宣传展”全面开展。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读者观展及“4·23”活动现场

作为近年来图书馆界参与范围最广、联动层级最多的知识产权科普活动之一,本次展览实现了公共图书馆、科技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三大系统深度合作。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等“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上海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等“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以及东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领衔示范,带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0余家图书馆同步展出。

“国家级服务网点+区域骨干馆+基层图书馆”的立体化合作布局,凸显了图书馆界在护航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战略上的一致态度与集体行动力,共同织就“知识产权保护网”。

福建省图书馆、广东省科技图书馆、贵州省图书馆及广州图书馆读者观展

据介绍,展览以“专业化内容通俗化表达”为理念,打造三大核心展区,兼具权威性与趣味性。主办方将展览打造成法律知识“全景图谱”、典型案例“情景课堂”和资源服务“便捷驿站”。展览还同步推出线上展厅,方便公众随时“云端逛展”。

此次全国性图书馆联动,不仅是一次科普活动,更是图书馆界服务国家战略的联合实践。多家参与馆已深度参与全国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展览将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文明路总馆一楼展览厅展出至5月10日。展览期间,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还将举办“知识产权信息大闯关”线下活动,通过“知识产权知多少”“火眼金睛识侵权”等互动环节,让公众在游戏中轻松了解知识产权信息。

河北省图书馆等图书馆的展览现场

主办方表示,未来,图书馆作为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持续发挥自身资源、人才、场地和影响力等优势,面向大众开展更加多元化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为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创造、保护创新的良好氛围注入新动能。

文|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胡雪环 苗苗

图|各图书馆提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