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1 06:37:00
来源:环球时报
华盛顿对乌克兰政策的转变加剧了台湾岛内的“疑美论”。赖清德当局紧急灭火,鼓吹台美关系“坚若磐石”。对此,国台办发言人早有明确表态,台湾问题与乌克兰问题有本质区别。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事实上,美国“弃台”早有历史痕迹。自上世纪40年代以来,美政府多次动过“弃台”念头,美战略界的“弃台”声音也此起彼伏,美政府“弃台”的举动也不止一次。在利益的重锤下,“坚若磐石”的伪装一击即碎。
1947年,美苏进入全面冷战对抗,应对可能爆发的美苏大战成为美国对外战略的核心问题之一。杜鲁门政府关注台湾会否成为苏联对付美国的军事基地。美军方和国务院围绕如果“大陆进攻台湾,美国是否应该出兵‘协防’台湾”展开激烈辩论。美国务院认为,只要能够成功离间中苏关系,台湾即便回到大陆,也不会成为苏联进攻美国的军事基地,美军还能避免同解放军开战。最终,美国务院占据上风。1950年1月5日,杜鲁门公开发表声明称:美国政府不会寻求介入中国的内部冲突。虽然半年后,杜鲁门就以朝鲜战争为借口,派遣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但台湾在美国心中“可去可留”的地位已经可见一斑。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亟需摆脱越战泥淖,扼制苏联扩张势头,缓和对华关系成为美对外政策的重中之重。台湾再次被美抛在一边。1972年,尼克松访华期间对周恩来总理表示,美国认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卡特上任后,重申“承认中国方面关于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立场”。美国知名中国问题专家如费正清、鲍大可等,也普遍主张美国应该从中美关系正常化大局出发,放弃台湾。在中美建交前后,美国与台湾“断交”“废约”“撤军”。虽然美国后来又炮制“与台湾关系法”对台进行一定安抚,但美对台“合则用,不合则弃”的态度已经展露无遗。
后冷战时期,美国对华防范、遏制的一面上升,“弃台论”在美政府内部大致沉寂。但民进党当局谋“独”挑衅不断升高台海紧张局势,出于对美可能被拖入战争的担忧,美战略界再次出现“弃台”声音。前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研究员肯恩、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格拉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史文等美战略界人士纷纷主张,美国应重新思考对亚洲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政策,避免因台湾问题同中国大陆开战。纽约城市大学教授贝纳特更是对美国所谓挺台“鹰派”发问:为了与台湾“建交”,他们愿意牺牲多少美国士兵的生命?特朗普重返白宫后,一些持“弃台”立场的人士进入了政府部门。美国国防部副助理部长达默曾在社交媒体上称,美不会为了保护台湾而“折断自己的矛”。副防长提名人科尔比也表示,台湾并非美国“生死攸关”的利益。可见,在华盛顿看来,“协防台湾”是“利则行之,害则舍之”的事情,一切取决于其自身的利益。
历史早有答案,“放弃台湾”。纵观美国对待盟友的历史,“始乱终弃”的例子比比皆是。1975年,美国扶持的南越傀儡政权首都西贡即将被攻克,美军乘坐直升机撤离,还向想要爬上直升机的越南人打出了“西贡铁拳”。2021年,塔利班政权占领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后,发动阿富汗战争的美军乘飞机撤离,徒留抓住飞机机翼、在飞机起飞后摔得血肉模糊的阿富汗人。赖清德当局沦为“弃子”,几乎是可以预见的未来。
基辛格曾说过,做美国的敌人是危险的,但做美国的盟友是致命的。历史证明,美国表面上给予台“坚若磐石”的支持,背后却早已做好随时为自身利益“弃台”的准备。若赖清德当局陷入“倚美谋独”迷梦不愿苏醒,终将逃不脱“棋子”变“弃子”的命运。(作者是国际问题观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