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4 21:25:00
随着江苏夏粮收购接近尾声,丰收的夏粮如何颗粒归仓?走,跟记者去“米面宝宝”们的“科技豪宅”看新鲜!
7月14日,记者来到南京市属最大的粮油保供基地——灵山库。当天,这里迎来了今夏最后一批新麦。它们将入住灵山库今年新建的一批高标准粮仓,用绿色储粮技术更好地为小麦“锁鲜”,避免虫害“打扰”,小麦将拥有更舒适的“入住条件”。
灵山库
“氮气房”让小麦“保鲜”免虫害
上午10点,记者来到位于南京六合区雄州街道的灵山库,38间高大平房仓整齐伫立。在智能扦样机旁,一辆运粮车正在进行扦样。炎炎烈日下,各类自动化设备成为提高工作效率的“好帮手”。只见扦样机分别在车厢四周和中间位置随机抓取麦粒,再通过管道送进质检室。南京粮食集团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彪介绍,“我们使用的这台智能扦样机,改变了以往普通扦样机需要人工定位扦样的操作,它通过雷达和图像识别技术,能自动扫描下方到达运粮车的车身长宽度,并对应迅速‘量身定制’扦样需要的点位数量和具体精确位置,扦样8个点位仅需要4分钟。而人工扦样需要2个工作人员爬上车用工具取样,起码耗费10分钟。”
小麦入库环节同样高效。在一处粮仓前,一辆卡车打开卸粮口,金黄色的小麦缓缓流入下方的输送机,经皮带输送至除杂机进行降尘除杂后入库。
扦样、检验、除杂、称重,小麦在一道道科学规范的流程下,通过层层筛选后,成为高标准粮仓的新“住户”。高标准粮仓长啥样?“仓房采用高气密性一次成型仓房拱板屋盖,屋盖和墙体、墙体与地面的接缝处均采用专用密封材料处理。通过使用新材料、设计新构造、优化粮仓气密保温隔热设计,全面提高仓房的储粮效果,为实现粮食仓储低耗、节能、绿色打下良好的基础。”王彪介绍,今年灵山库投入使用的高标准粮仓共有14间,仓容4.94万吨。
夏季储粮,最怕害虫滋生。因此害虫防治是保障粮食品质的关键环节。“针对小麦的特点,粮库使用氮气气调储粮技术杀灭害虫。这也是目前较为先进的绿色储粮技术。”王彪介绍,氮气气调储粮是将氮气充入粮仓,形成缺氧环境。当氮气浓度达到98%以上、维持密闭缺氧环境28天,即可实现杀虫目标,同时还可以抑制霉菌繁衍、降低粮食呼吸及生理代谢强度,最大限度保持粮食的储藏品质,实现保鲜、保持营养。
运粮车卸粮
聪明的“空调房”让粮食常储常新
粮食储存关键在于控温。因为粮食是有温度、会呼吸的生命体,只有长期处于适合“休眠”的温度、湿度环境下,才能抗“衰老”,确保储粮绿色新鲜。
南京夏季高温,粮食专属的“空调房”到底有多凉爽?记者跟随灵山库仓储副经理周曰春进入储存稻谷的粮库,进行实地感受。拾级而上,推开仓门,谷物的芳香和凉爽气息扑面而来。记者站上7米高的粮堆,放眼望去,满目金黄。此时室外气温33℃,人们在太阳底下干一会儿活就会汗流浃背,而粮仓内部却仿佛一个“大冰箱”,阵阵凉意扑面而来。记者在粮堆旁边站了10分钟,凉意让人胳膊上起了层鸡皮疙瘩,记者赶紧从包里翻找备用的薄外套。
“这一整仓的粮食有2800多吨。粮食全部入库后就住在‘空调房’,常年平均粮温不超过15℃。低温让粮食‘休眠’的同时,粮食的天敌——害虫也无处遁形。因为害虫处于低温会被抑制住活性,进入麻痹状态。”周曰春介绍,低温不仅能抑制害虫、霉菌的生长,还能延缓粮食品质变化,实现常储常新。同时,仓内还实现了智能靶向通风,空调出风口均匀分布在粮堆四周,根据季节的不同,非冬季吹冷风进行仓内环流降温、冬天进行自然通风,实现免熏蒸绿色低温储粮。
粮情实时监测也十分重要。电子测温技术就像保管员的眼睛,对粮情的把握主要就是通过温度来实现的。“粮仓内部分布着近210个测温点,分层、分点深埋在粮堆中,精准采集实时温度,并通过物联网技术自动回传到‘智慧粮库’系统。如果出现异常情况,系统就会发出警报,推送异常粮情,保管员可以第一时间进行针对性的处置。”周曰春介绍,相比较以往人工管理,“智慧粮库”平台可实现管理15000吨储粮仅需1个保管员,10万吨库点只需约7名保管员,人力成本大大缩减,还可实现远程跨区域多点位管理。
灵山库是南京市属最大的粮油保供基地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昇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