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防溺水指南请收好!

2025-04-30 10:41:00

年年防溺水

为何年年都有人溺水呢?

主要是因为

人们对溺水存在误区

关于溺水的九大认知误区

你知道多少

快来看看吧

↓↓↓



预防溺水

“六不准”“四不要”


防溺水“六不准”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成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熟悉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防溺水“四不要”


1.不要在没有家长陪同下私自下水游泳。


2.不要在设置有警示标识的水域游泳。


3.不要在没有安全保障的地方和野外水源游泳。


4.不要在上下学途中和假期在水源周边戏水。



游泳时遇突发状况如何自救?



抽筋:


1. 腿抽筋:尽快游到岸边或抓住附近的漂浮物;如无法继续游,深吸一口气潜到水下,努力把脚掰直,再努力往外踹,尽量让腿蹬直,用力直到抽筋慢慢缓解。


2. 手指抽筋:马上手握成拳,反复抓握,然后用力张开,直到不再抽筋。可仰面漂在水上。


呛水:


尽量踩水,将头部露出水面,就能减少再度被水呛到。有规律地踩水一段时间,让自己冷静下来再采取其他措施。


遇到漩涡:


尽量让自己身体平躺在水面上,然后用最为常用的游泳方式顺着漩涡的方向快速游出去。


被水草等缠住:


1. 不要拼命挣扎、乱踢乱蹬,否则会让水草缠得更紧。


2. 若附近有人应尽早求助,抓住可抓的东西,让身体浮出水面。


3. 若没有,最有效的办法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解开水草。



意外落水,该如何自救?



自救动作要领,

来看图解 ↓↓↓



深呼一口气屏住呼吸

把手交叉放在胸前



头向后仰,用嘴呼吸



双手贴紧水面伸展到头顶上方



下巴一定要上仰

膝关节要微屈



这样身体就可以浮出水面

等待专业救援团队来救我们




溺水后的急救措施


发现儿童溺水后,

我们该做些什么?


溺水者肺部其实是没有多少水的。溺水时,人体呼吸道是有保护机制的,防止水进入呼吸道,也就是说,水进入呼吸道后会产生咽喉痉挛等,阻止呼吸进水从而导致窒息,而不是所谓的水灌满肺喘不上!


这种时候,一切的“控水”急救都是错误的。


儿童溺水院前急救手法


1.迅速让溺水者脱离溺水现场,确认现场环境安全,将其平卧于地上。


2.将溺水者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里的异物,保持呼吸顺畅。


3.大声并用力拍打溺水者,使进入呼吸道和肺中的水流出,判断其意识。


→①如若溺水者清醒:应安慰陪伴在身边,注意保暖,必要时送医;


→②如若溺水者没有意识和呼吸:需要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马上进行5次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开放气道,一手提下颌使头后仰,一手压住前额向后按,吹气时嘴唇完全包裹住溺水者嘴唇,左手捏住鼻腔,避免漏气。观察溺水者胸廓起伏情况,吹气后松开左手。以上动作重复5次。


→③5次人工呼吸后,评估溺水者是否有颈动脉搏动,如果没有搏动,需要立刻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即心肺复苏)。


胸外按压:解开衣物,找准按压的位置(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两只手掌根重叠置按压,进行胸外按压,按压深度为5—6cm,按压频率100—120次/分。按压30次后再进行2次人工呼吸。

注意:胸外按压30次+人工呼吸2次为一组溺水院前急救循环。


五个循环结束后,再次评估溺水者意识和脉搏,复苏有效指征为:颈动脉恢复搏动,自主呼吸恢复,口唇及甲床转红。


如果溺水者意识恢复,我们需要进行保暖措施,尽快将其送往医院治疗;若没有复苏,则循环直至急救人员到来。


另外,许多溺水者在气道吸入水之前会吞进水,导致60%~80% 的溺水者在恢复或复苏过程中出现呕吐,而误吸胃内容物后可加重肺损伤 ,故复苏时需要注意及时清理呕吐物。



最好的预防是远离危险水域

夏季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

在此提醒大家

不要让孩子去游野泳!

不要让孩子单独离家外出玩耍!

不要让孩子到水边玩耍!

一定要牢记防溺水知识

时刻提高警惕,加强防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