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真的难以早发现吗?如何治疗?专家回应

2025-05-20 20:00:00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5月18日,根据美国前总统拜登办公室发布的一份声明,拜登被确诊患有恶性前列腺癌,癌细胞已扩散至骨骼。对此,不少网友在网上询问“前列腺癌真的很难发现吗”“前列腺癌转移了还能治疗吗”“如何做好前列腺癌筛查”等。

什么是前列腺癌?

前列腺位于膀胱下方和直肠前方,大小和核桃差不多。前列腺癌就是发生在这里的恶性肿瘤,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尤其“偏爱”老年男性。

前列腺癌是男性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也是男性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五大常见原因。尽管中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远低于欧美国家,但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平均年增长约7.1%。

“前列腺癌早期症状不典型,很多病人出现排尿困难、血尿的问题才来就医,这时病情往往已经发展到了晚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邢念增表示。

根据2024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超过2/3的前列腺癌患者在初诊时已属中晚期或局部晚期、远处转移,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发病率差异大:亚洲人群风险显著低于欧美

数据显示,前列腺癌在中西方国家男性中高发,但不同种族间的发病率差异悬殊。研究显示,非洲裔美国人和欧洲白种人的发病率远高于亚洲人群。

2024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前列腺癌新发病例达13.4万例,死亡病例数约为4.75万。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数据,前列腺癌是美国患癌男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除非黑色素瘤皮肤癌之外最常见的癌症。据估计,美国每8名男性中就有1人被诊断出患有前列腺癌。

2021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报告称,美国当年新增前列腺癌病例23万例。美国癌症协会(ACS)估计,2025年将新增31万例前列腺癌病例。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教授古迪表示,前列腺癌的发生主要有三大因素:

(1)年龄:年龄越高,发病率越高;

(2)人种:不同人种发病率不同,如加勒比地区,美国黑人、犹太人的前列腺癌发病率会比亚洲人高;

(3)家族遗传:前列腺癌中,家族遗传约占10%。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前列腺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是北欧和西欧、加勒比、澳大利亚/新西兰、北美和南部非洲。最低的是亚洲和北非。

尽管亚洲国家缺乏系统的前列腺癌筛查被认为是部分原因,但研究发现,即使在美国等医疗体系完善的国家,亚裔移民的前列腺癌发病率仍显著低于黑人和非西班牙裔白人,且预后更佳。

出现这些信号要引起重视

前列腺癌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以下表现:

排尿异常: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尿流变细或中断,严重时出现尿潴留。

局部症状:腰痛、骶部或髋部疼痛,若肿瘤压迫直肠或输尿管,可能引发排便困难或肾积水。

转移症状:骨转移(如骨痛、骨折)、淋巴结肿大(腹股沟、髂部)及肺、肝转移相关症状。

全身消耗:晚期患者常伴随消瘦、贫血、乏力甚至恶病质。

早期筛查:50岁以上的男性每年查查PSA

前列腺癌如何早发现?

“早期前列腺癌往往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或体征,大多患者首诊是以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炎的泌尿系症状或因体检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指标升高前来就诊。”上海瑞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陈露表示。

专家建议50岁以上的男性每年进行一次PSA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而有前列腺癌家属史的人群,初次筛查的年龄可提前到45岁。

当前,随着人们体检意识的提高以及诊疗水平的提高,早期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其实是越来越高的。前列腺癌目前的主要筛查方法除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还有直肠指检,即通过直肠触摸前列腺,检查是否有异常结节或肿块。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是一种血液检测,用于测量血液中PSA的水平。筛查后如发现异样,需要进一步检查,如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的前列腺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杨斌指出:“也有部分前列腺癌被发现时已经晚期,甚至发生了骨转移。这是因为前列腺癌本身的症状不明显,也易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疾病相混淆;还有部分人觉得直肠指检较尴尬而拒绝这项检查;同时PSA检测技术也有一定的局限,其准确性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年龄、前列腺体积等,因此可能会导致部分前列腺癌患者的漏诊。”

确诊前列腺癌后,如何选择治疗方案?

陈露对此表示,局限性前列腺癌可选择手术切除或根治性放疗。其中,前列腺癌根治术往往是首选的治疗方案,然而不少患者因为担心术后尿失禁、性功能丢失等并发症而对手术望而却步。目前也有用机器人或腹腔镜进行的前列腺癌根治术,这是一种可以保留前列腺周围功能复合体的新技术,最大限度保留与尿控和性功能相关的解剖结构。

前列腺癌转移了还能治吗?

杨斌表示,目前转移性前列腺癌难以治愈,但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与管理,还是能改善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延长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新诊断的转移性前列腺癌,往往是激素敏感性的,称之为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主要治疗方法是以雄激素剥夺疗法(ADT)为基础的系统治疗。”

此外,杨斌也指出,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危害在于骨痛、发生病理性骨折等骨相关事件,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转移性前列腺癌的骨保护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另外转移性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也容易导致骨质疏松。

对此,杨斌建议这类患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科学进食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科学进行力量锻炼促进骨健康;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增加与阳光的接触;戒烟限酒,减少咖啡、浓茶以及碳酸饮料的摄入,延缓骨质疏松;此外,还要预防跌倒,避免骨外伤,科学合理使用骨保护药物等。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羊城晚报、澎湃新闻、央广网、央视新闻、新闻晨报等)

编辑:谢哲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