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管理、定制服务……普陀这里让流动党员融入有为

2025-04-16 10:56:00

“这次返沪办理流动党员报到,我深切感受到了真如镇街道流动党员报到的便捷与高效。从线上登记到线下报到,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让我在异乡迅速找到了党组织。”在真如镇街道大都会楼宇从事设计工作的小杨,返沪后第一件事就是来党群服务阵地进行流动党员报到。

真如地区有着上海西站等交通枢纽,吸引着全国各地人员来此就业和生活,随之也带来了各年龄段的流动党员流入,真如镇街道通过完善“管理链”、定制“服务链”、创新“教育链”,将流动党员管理与党员先锋力量激活紧紧相扣,引入流动党员这股“活力源泉”,为真如镇街道基层党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红色动能”。

完善“管理链”让党员“归巢”更高效

真如镇街道完善流动党员联系、排查与纳管“三步”管理流程,让党员流入与管理更有序高效。

组织专人第一时间电话联系系统中未纳管的流入党员,将反馈结果第一时间录入,有效提升纳管率。

建立“街道—基层党组织”两级工作体系,整合新兴领域党的组织体系全覆盖力量,通过专人结对的方式,开展常态化“点对点”走访排查工作,大到街区党员经营有什么困难,小到“小杨”“小陈”等流动党员几号返沪,阵地工作人员都能如数家珍,做到基础数据真实可靠。

对流入党员分层分类纳管,以便于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原则,将其编入基层党组织,由基层党组织定期反馈党员的组织生活和志愿服务情况。

定制“服务链”让异乡变“家乡”

在真如各个网格党群服务阵地,均设立流动党员服务岗,打造专属“红色港湾”,除配备服务人员、设置流动党员报到专区外,还在阵地服务公众号上推送“致流动党员的一封信”,让每一位流动党员都能找到温暖的党组织。

真如镇街道细心排查生活困难流动党员,通过多种形式,为他们送上党组织“量身定制”的暖心慰问“服务套餐”,如提供健康检查和心理咨询、应急生活物资保障、免税减税政策解答等。

与此同时,结合流动党员需求,特别策划“羽毛球”和“职场快手妆”等公益课程,助力他们在工作之余,也能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街道结合节日,面向新就业群体中的流动党员推出一系列活动,如元宵节的“元宵‘心’相伴,幸福‘职’通途”活动,三八妇女节面向流动党员举办手工活动和中医理疗服务等。这些贴心的服务,不仅让流动党员们在异乡感受到“家”的温暖,更让他们内心充满归属感,进一步凝聚了党心民心。

创新“教育链”激发先锋力量

根据真如镇街道流动党员特点,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发挥党群阵地实体优势,精心打造了“党课+行走”“党课+宣誓”“党课+沙龙”等线下课程,让流动党员迅速了解生活、工作的这片热土。

同时,结合流动党员年龄层不同、职业不同、作息时间不固定等特点,在线上“初心课堂”增设党史党纪、志愿力量、党员先锋等课程,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保障学习的连续性,有效提升了流动党员的党性修养,激发了先锋力量,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属地党组织。

“在党的教育培养下,我时刻铭记党员使命。如今为小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以点滴行动汇聚温暖与力量,为邻里福祉不懈努力,我深感荣幸。”杨家桥第二居民区党总支的流动党员丁世华根据自己沿街商户的便利性,为小区按时缴纳停车费的居民提供免费洗车服务。“学雷锋”志愿活动中,天汇楼宇党委的流动党员与居民区一同上门关心高龄独居老人。通过“一支部一实事”,带动每位流动党员结合特长认领公益服务岗,积极投身各类志愿服务,新流入的党员和老党员一起参与到社区、楼宇、街区的各类志愿活动中,在真如这片土地上,流动党员的“红色动能”在有力地跳动着。

真如镇街道将持续深化流动党员管理机制,以“家”的归属凝聚人心、以“新”的活力赋能发展,让每一位流动党员有“家”有爱更有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