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当AI假图涌入购物平台,人们反感的是什么?

2025-03-28 17:10:00

在“AI味”越来越浓的网络环境中,那些最有人文关怀、最有“人味”的平台与商家将会变得越来越可贵

据报道,3月27日,淘宝全平台启动AI假图治理,严厉打击利用AI假图欺骗消费者、侵害原创品牌商家的违规行为。所谓AI假图,是指利用AI等技术合成方式,呈现显著失真的与实际不符的商品信息效果图。

这一措施公布后,立刻得到不少网友的支持和点赞。看来,消费者早已深受AI假图、广告困扰,是时候进行整顿和清理了。

图据九派新闻

从底层逻辑来看,AI假图之所以流行,显然是因为商家可以降低成本,取得低价优势。但AI假图存在明显的失真,很可能导致商品“货不对板”的现象,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购物体验。社交平台上,不少消费者抱怨:根本无法通过图片看出实物是什么样。

更重要的是,如果购物平台充斥大量AI假图、广告,就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趋势,可能让那些使用真人模特、真实照片的商家被挤压到角落。到头来,被破坏的可能是整个线上购物平台的生态。因此,平台及时出手,既是出于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也是一种“自救”——如果因为AI假图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同样会给平台的口碑带来不可逆的伤害。

单纯从技术角度上来说,治理AI假图并不是做不到。现有的机器学习模型既能利用图像的颜色值来查找异常,也能检查图像的噪点模式是否存在不一致。主要问题仍在于成本——平台愿不愿意耗时耗资源,为消费者创造一个值得信任的消费环境。

进而言之,AI假图的汹涌袭来也应该让公众重新开始思考:广告、营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表面上看,AI假图可以高效地展示商家的产品,但实质上,它缺少的是一份对消费者的“真诚”。AI生成的模特和产品可以很完美、很便捷,却不会考虑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也就是说,AI假图的涌现反映出的还是部分平台、商家的流量第一、利益至上的理念。

如此看来,与其说AI假图给当下的消费环境带来了危机,倒不如说这一新生事物也是提升平台、商家服务意识的良好契机。在众多消费者正在吐槽AI假图的敷衍、虚假的大背景下,那些宁愿使用真实图片、模特,肯在消费者身上花费“笨功夫”的商家,反而有了更多脱颖而出的可能。

打击AI假图,并非否定AI技术本身。人工智能技术的浪潮不可阻挡,正在给各行各业带来巨大冲击,电商平台也不例外。不过,在变局之中,我们也更应该读懂广大消费者对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消费满意度的不变期望。如果这种反省能进一步转化为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动力和助力,何尝不是AI假图带来的一种良性竞争?

作为一种工具,AI本身没有价值判断,但AI的使用者必须要有。平台通过规则制定和价值引导,让AI技术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推动整个行业向善发展,这是治理AI广告、假图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在AI的步步紧逼下,网络电商平台也不能止步于治理假图,还要想一想:到底有哪些经营理念是AI永远不可能理解的,到底什么样的服务才是消费者最需要的——比起AI客服,人工客服可能就能让人感到暖心;比起AI主播带货,真人的推荐可能就更有可信度

归根结底,在“AI味”越来越浓的网络环境中,那些最有人文关怀、最有“人味”的平台与商家将会变得越来越可贵。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金宇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