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1 20:12:00
央广网兰州5月11日消息(记者李红军 通讯员景洁)一条条马路宽敞洁净,一个个公园环境优美,一个个居民小区高楼林立……如今,行走在甘肃省灵台县的大街小巷,目之所及皆风景。
近年来,灵台县坚持把城市更新行动作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主抓手,狠抓项目强支撑、完善功能补短板,城市环境日益改善,城市功能更加完备,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与日俱增。
灵台县休闲广场(央广网发 灵台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市政功能提档升级
时下,走进灵台县城东西大街,街道路面宽阔平整,交通标线清晰醒目,人行道干净整洁,居民们享受着舒适便捷的出行环境……这一切,都源于灵台县对老城区市政管网改造工程的实施。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完善城市功能、增强承载能力、方便市民生活的重要民生工程。
2024年,灵台县紧盯老城区道路坑洼破损、汛期排水不畅、雨污分流不彻底、地下管网年久失修等突出民生问题,启动了概算投资2.16亿元的灵台县老城区市政管网改造项目,计划分两期对县城老城区16条10.7公里道路地下老旧市政管网进行改造。一期项目已完成东西大街等8条道路4.32公里的市政管网改造。目前,二期项目正在加紧施工。
宽阔平整的灵台县东大街(央广网发 灵台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老城区市政管网改造工程只是灵台县城市更新项目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灵台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统筹推进西城区开发、老城区改造、小城镇建设,谋划实施城市更新类项目10大类31项,建成竣工20项,完成投资15亿元。同时,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新建城区市政道路1.8公里、公共停车场3处、发热门诊楼2栋;更新改造街路11条、打通断头路4条、敷设管网4.32公里。市政功能提档升级,“城市生命线”焕发新生机。
绘就生态宜居画卷
“我们县城的绿化越来越好了,不仅有公园还有健身步道。公园里环境优美、干净整洁,我们经常来这里锻炼身体,呼吸新鲜空气,心情也更舒畅了。公园里的花草都有专人养护,花木的种类也很丰富,让人赏心悦目。”正在灵台县城南山公园锻炼的市民王丽高兴地说。
一步一景、一点一滴,细微之处折射出城市变迁。
2024年,灵台县加快推进县城生态绿化及健身步道建设,以春季有花、夏季有绿、秋季有色、冬季有景的“景观化”管护为标准,聚焦精致化、精细化管理,严格落实春季修剪除草、病虫害防治、施肥保灌等春季养护工作,累计清理杂草垃圾28万平方米,补植银杏、国槐等乔木31棵、绿篱2100平方米,修剪城区国槐、塔柏等行道树2650棵,浇灌绿化带600余亩;在城区6座桥梁购置悬挂式花盆1800个,绘就了花香溢满城的新画卷。
居民在灵台县南山公园散步(央广网发 灵台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此外,灵台县严格落实“全区域覆盖、全时段管控、全天候检查”的工作要求及“两扫五洒全天候保洁”、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定路线”收运工作机制,累计开展县城区河道、沟渠丢弃垃圾集中清理46次,清理墙体小广告等城市“牛皮癣”750处,清洗公交站台和道路护栏10次,完成城区及乡镇垃圾清转运8900吨,垃圾日产日清完成率100%,有效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
筑牢住房保障体系
近日,灵台县城西未来城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售楼中心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处处洋溢着喜悦与期待的氛围。搬迁群众李小忠怀揣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早早便来挑选心仪的户型。
据了解,灵台县西城区安置点项目是灵台县委、县政府为全面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政策而实施的一项民生项目,项目总投资1.1亿元,占地18.64亩,计划搬迁安置200户,该项目从规划设计到工程施工,从质量监管到配套设施完善,每一个环节都精心把控,致力于打造功能齐全、生活便捷的居住环境。
灵台县城西未来城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保障性安居工程(央广网发 灵台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住有所居是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大事。灵台县始终把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用情用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做好改善民生“大文章”。2024年新建房地产开发项目15.2万平方米。同时,接续开展农房改善提升行动,结合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和农房抗震改造,不断提升群众住房品质。2024年实施的350户农房抗震改造项目全面建成竣工,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搬迁群众870户,近三年累计搬迁2420户。
城市在变、道路在变、环境在变、生活在变……如今,灵台县正以“高颜值”为笔,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幸福答卷,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也在这些变化中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