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开展人类首次载人绕地球两极飞行任务
据新华社洛杉矶3月31日电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飞船3月31日载4人“私人”宇航团队升空,开启人类首次载人绕地球两极飞行任务。由于此前的载人飞船均未进入过极地轨道飞越地球两极,这次机组人员将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观察地球。美国东部时间3月31日21时46分许(北京时间4月1日9时46分许),太空探
2025-04-01 12:40:00 -
24小时的地球史,人类只占4秒!如何翻开大地之书?
近百年来,由于人为排放温室气体等原因,地球表面升温,形成了巨大的生态和环境压力。在不同的二氧化碳背景下,地球生态系统将走向何方?在全球变暖趋势下,生态系统的韧性有多强?现在人类短时间尺度的观察记录很难回答以上问题,而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已经发生多次类似事件。“现代陆地生态系统是如何起源的”,是中国科协评
2025-03-16 14:06:00 -
“地球之声,爱满星空”公益之夜奏响爱的乐章
4月19日晚,厦门禹洲温德姆至尊豪廷大酒店大堂吧内星光闪烁、温情涌动,“地球之声,爱满星空”公益之夜在此启幕。酒店邀约客人、周边社区居民及媒体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一场环保与爱心交融的盛会。环保主题签到环节为公益之旅拉开了序幕,来宾们使用可降解笔在种子卡上留下名字。随后,别开生面的不插电音乐会在大堂
2025-04-22 16:34:00 -
美航天局:滞留空间站宇航员拟18日返回
美国航天局16日表示,包括因“星际客机”飞船故障滞留国际空间站的美国宇航员威尔莫尔和威廉姆斯在内的4名宇航员,计划于美国东部时间18日返回地球。载有新一批常驻宇航员的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飞船,于美国东部时间14日晚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16日凌晨与国际空间站自动对接。这是“龙”飞船
2025-03-17 15:12:00 -
新华全媒+|与观众和时代同行!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揭晓
琴岛潮涌,光影夺目。4月27日,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在山东青岛揭晓。《第二十条》《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流浪地球2》等获奖影片,从不同视角出发讲述了精彩的中国故事,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电影风采。今年华表奖获奖影片集中反映了我国电影创作的哪些亮点?扎根现实生活——《第二十条》着眼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
2025-04-28 00:07:00 -
新研究:海浪拍岸的微小电火花,可能是地球生命起源的火种!
在科幻作品里,生命的诞生有时会伴随着电闪雷鸣,比如《弗兰肯斯坦》里被闪电唤醒的科学怪人。有趣的是,科学界过去对生命起源的一种解释也离不开雷霆万钧的闪电。然而,一项新的研究认为,一些微小的电火花就足以促成生命的诞生。当你往空气中喷洒水雾,微小的水滴在飞溅的过程中就能产生微弱的电荷——被科学家称为“微闪
2025-03-24 09:54:00 -
地球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专家:今年地震活动总体比往年低
据缅甸政府机构消息,当地时间28日中午,缅甸中部发生7.7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缅甸内比都、仰光、曼德勒等地震感强烈,泰国、越南多地震感明显。此次地震震中距我国边境线最近约294公里,云南、贵州、广西等地也有震感。地球是否进入活跃期?专家解读7.7级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多大?此次地震破坏力如何?为什
2025-03-29 09:04:00 -
走近地球三极,关注地球“年轮”,上海科普大讲坛致敬国际冰川保护年
2025年是国际冰川保护年,3月21日不仅是世界冰川日,也是我国冰川学奠基人、中国冻土学和泥石流研究的开创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施雅风先生的诞辰纪念日。为纪念施雅风院士的科学贡献,普及冰川科学,3月最后的一个周末,上海科技馆联合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中信泰富,在云上海洋馆举办上海科普大讲坛第222期暨
2025-03-31 18:36:00 -
明晚,抬头看!年度最大蛾眉月将至
4月1日,将迎来本年度最大的一弯蛾眉月。如果天气晴好,当天傍晚日落后至月落前,公众能看到一弯似柳叶新裁般的月亮悬挂夜空,这也是本年度最大的蛾眉月。什么是蛾眉月?为什么有“年度最大蛾眉月”?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人们在地球上能看到月亮呈现周而复始的圆缺变化,这一现象称为月相,即月球
2025-03-31 22: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