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航春耕!沈阳公安“接地气”的七个暖心瞬间
春耕时节,田间地头处处是忙碌的身影。连日来,沈阳市公安局民警、辅警走进草莓大棚讲解电商防骗知识,蹲在田埂调解土地纠纷,把交通安全课搬到村屯,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守护春耕生产,民警、辅警们的足迹遍布乡村角落,让“警察蓝”成为春耕时节最安心的底色。镜头一 巡防护春苗在杨城寨村草莓种植大棚内,市公安局苏家屯分
2025-03-29 06:14:00 -
建设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解读《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
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 题:建设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解读《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新华社记者胡璐、古一平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明确到2035年,力争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累计改造
2025-03-30 19:18:00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
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全文如下。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个重要抓手。为推动
2025-03-31 23:23:00 -
南漳杨燕:从流水线到金土地 十年练就“十八般农艺”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杜丽丽、杨澳)从流水线到金土地,从打工妹到“女飞手”,她用十年时间练就“十八般农艺”,让低产田变身“聚宝盆”,看南漳姑娘杨燕如何用科技与热爱,在田间书写“她力量”的精彩答卷。眼下,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在城关镇杨林村,一大早,杨燕和丈夫就带着无人机来到田间。只见她熟练地操作
2025-03-12 11:01:00 -
春耕进行时|探访四省灌区看春灌
人民日报记者 王浩春灌大面积展开,当前,16个省份开灌,累计灌溉面积超6400万亩,其中1400余处大中型灌区开灌,累计灌溉面积超5200万亩。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灌溉“硬件”更完善,“软件”更智能。我国建成大中型灌区7300多处,10.75亿亩的耕地灌溉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6%,生产了全国77%的
2025-04-02 10:52:00 -
贵州榕江:花田间 秀盛装
3月16日,在贵州省榕江县车江大坝,村民们穿着民族盛装参加花田走秀。当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车江大坝,一场以“村秀·秀未来”为主题的民族服装秀在花田间举行。服装秀以村民为主角,以花田为舞台,展示黔东南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3月16日,在贵州省榕江县车江大坝,小朋友
2025-03-17 14:04:00 -
2025年第一次“安徽好人”候选人正在公示!霍邱1人入选!!
4月15日,安徽文明网发布《2025年第一次“安徽好人”候选人公示》,霍邱县的冯晓霞榜上有名!2025年第一次“安徽好人”候选人事迹简介10.冯晓霞,女,1970年6月生,六安市霍邱县植保站站长、高级农艺师。冯晓霞40载甘当“庄稼医生”,走遍全县412个行政村,每年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田间地头,年
2025-04-15 17:25:00 -
六个田间故事,带你看山东春耕的浓浓科技范儿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山东作为农业大省,近年来不断强化农业科研资源力量统筹,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春耕季探访齐鲁粮仓,田间地头多了自动驾驶的农机、连接卫星的田间管理系统、精准控温的育种大棚。连日来,大众日报“记者蹲点”
2025-03-18 07:31:00 -
吉林:“平安蓝”守护“春耕绿” 不误农时不负春
【来源:吉林公安厅_各地动态】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有序推进,守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吉林市公安局民辅警立足职能、靠前服务,紧扣春耕生产特点,将警务工作前移至春耕备耕第一线。01、严查农资“安全线” 守好春耕“第一关”“农资买卖一定要严格把关,这些都关系着农户一整
2025-04-15 20:19:00 -
“以花为媒”
近期,浙江省建德市更楼街道城南城市田园的油菜花竞相开放,游客们支起帐篷天幕在田间赏花海、品美食,尽享春光。图为3月23日,主播在油菜花田边的直播间内推介当地文旅项目。新华社记者 徐昱摄《光明日报》(2025年03月24日 04版)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2025-03-24 05: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