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4 09:10:01 作者:春之吉祥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与瑰宝
学无止境
让我们静下心来边学习边欣赏
今天学习张若虚的孤篇名作—《春江花月夜》。
首先对此诗做一个总体认识。这首诗的主题内容正如它的诗题所示,是写春江花月夜的,诗中展示了一幅生动的春江花月夜的自然美景图。在这样的美景图下,诗人思绪翻滚。他思考神秘的宇宙,思考短暂的人生。进而由短暂的人生勾起满怀的离愁别绪。多愁善感是历代诗人的特质。
这首诗稍长,每四句一换韵,共三十六句,大致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是开头八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这一段描绘春江花月夜的秀美景色。春江浩荡,花林似霰,月色如霜。月夜下的春江,景色幽美壮丽。
第二段是接下来的八句: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这一段诗人观美景而思考宇宙,思考人生。清冷的月亮引诗人遐想,短暂的人生一代一代无穷已,而江月却一年一年永不变。难道江月在等待着什么人吗?
第三段是余下的二十句: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这一段写离愁别绪。诗人似乎讲述了一个游子远游的故事。故事挺长,所以这一段又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何处相思明月楼”,总写游子与家中的妻子因离别而产生的相思之情。
第二部分,从“可怜楼上月徘徊”到“鱼龙潜跃水成文”,写家中的妻子因月光而触景生情,相思之苦难以排解。
第三部分是最后八句,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落月摇情满江树”,写游子在漂泊中的思归之情。
这首诗的主题内容主要涵盖了自然美景的描绘、宇宙人生的思考和离愁别绪这三个方面。
其中,自然美景的描绘体现在第一段,也就是前八句,具体描绘的是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
宇宙人生的思考体现在第二段,也就是接下来的八句。诗中对生命和宇宙的思考,对宇宙与人生关系的思考,透露出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探寻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离愁别绪体现在第三段,也就是余下的二十句,通过游子与家中妻子的故事,展现了人间真挚的情感世界,以及因离别而生的愁绪与期盼。
总之呢,《春江花月夜》不仅是一幅自然美景图,也是一首抒发人间真情与哲理思考的佳作。它以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成为唐诗中的瑰宝,被誉为“孤篇盖全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