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印发方案,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行动

2025-03-27 17:30:00

大皖新闻讯 3月27日,记者从安徽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安徽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正式印发实施。《行动方案》明确,到2030年,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成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此外记者了解到,安徽将建设一批国家级平台,为“人工智能+”提供创新源头动力。

着力实施四大专项行动

安徽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出台的《行动方案》明确行动目标是,经过三年努力,安徽要实现底层能力建设保持领先、应用渗透率大幅提升、产业生态基本成型、融合应用集聚成势,到2027年,安徽人工智能向实体经济和社会服务渗透加速,成为引领产业提质降本增效、社会服务便捷普惠高效的重要手段。到2030年,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成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行动方案》明确主要任务以模型、算力为基础,以应用赋能为导向,以创优生态为支撑,以安全发展为保障,着力实施底层强基、融合应用、生态构建、安全筑底四大专项行动。在融合应用专项行动中,深度赋能制造业,推动智能汽车、新能源、智能家电等安徽优势产业提质增效;赋能教育、医疗等民生刚需领域,打造领先的软硬件产品并实现产业化。打造合肥都市圈人工智能核心产业、长江(安徽)经济带“人工智能+制造”、皖北地区“人工智能+特色产业”和皖南地区“人工智能+文化旅游”等应用集群。

此外,《行动方案》明确,制定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专项工作举措,强化生态聚合,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先导区,组织开展“人工智能+”场景应用覆盖行动。

建设一批国家级平台

《行动方案》明确,以《行动方案》为总纲,全省上下将形成1个《行动方案》、N个行业应用专项方案和X个区域发展专项方案的“人工智能+”推进体系。

《行动方案》主要有“四个亮点”,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持续打造国产自主可控算力底座,支持模型底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设一批国家级平台,为“人工智能+”提供创新源头动力。以场景创新为牵引,推动企业、政府、高校院所等开放更多场景机会,塑造细分行业领域融合应用典型案例,为“人工智能+”打造应用示范标杆。

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企业在资源配置中的优势作用,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引育壮大一批生态企业,为“人工智能+”构建协同发展生态。以自主可控为保障,加快安全技术研发和应用,建立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自治、社会监督的监管体系,为“人工智能+”筑牢风险防范根基。

国家级“示范工厂”数量全国第2

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目前安徽工业企业、信息技术企业以及前沿研究机构已经创新研发了一批专业大模型,如“知了”工业品集采、“灵芝”设备运维、“玄视”电力行业视觉识别、国创星云GPT等,丰富了产品供给。汇聚了大量工业数据,累计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70个,其中国家级双跨平台3个、国家级特色平台22个,重点平台设备及点位连接数1023万,推动全省双跨型、区域型、行业型、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建立行业数据集,汇集了大量工业数据。

此外,聚焦“4433”万千亿制造业产业体系,安徽推动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产业基础好、应用场景多的行业率先应用,支持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提升赋能制造业水平。截至2024年底全省累计建成省级智能工厂249个、数字化车间1266个,争创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0个,居全国第2位。

大皖新闻记者 徐琪琪 实习生 张亚丽

编辑 陶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