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靠什么谋生

2025-07-21 07:05:00

本期“南都书单”重点向大家推荐一本有趣的哲学读物《哲学家如何谋生?》。这本书介绍了古今40位哲学家的“真实”职业。一些看起来理所当然,如记者、编辑、艺术评论家等从事文字与思想工作的职业;另一些则出人意料,如法官、解剖学家、地理学家等;还有一些则匪夷所思,如奴隶和抢劫犯!

“南都书单”是南方都市报为读者精选的近期好书,分为“文艺”“社科”“实用”“童书”四个类别,逢周一推出。

文艺

《一个旅人》

(美)保罗·鲍尔斯著,文汇出版社2025年7月版,59.90元。

小说家保罗·鲍尔斯是一个浪迹天涯的人:60年旅人生涯,12国深入旅行。《一个旅人》是鲍尔斯写于1950—1993年间的旅行随笔集。在法国巴黎,23岁的他常常凌晨三点去市场搬运蔬菜;在撒哈拉沙漠腹地,在摩洛哥,不同城市的居民性格各异,有从来不做计划的丹吉尔人、喜欢和游客玩小把戏的马拉喀什人……一路上,鲍尔斯听故事,观察当地风土人情。

《写作,多么古怪的想法!》

(法)弗洛朗斯·努瓦维尔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25年7月版,88.00元。

米兰·昆德拉是世界上读者最多的作家之一,也是一个喜欢隐身的作家,他一直拒绝在媒体上露面。本书作者弗洛朗斯·努瓦维尔和她的丈夫是昆德拉夫妇的多年好友,这本书记录了她跟昆德拉夫妇共度的时光、对话的片段,以及昆德拉生命最后几年动人的瞬间,以温柔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公众从未得见的昆德拉。这份珍贵的记录让我们窥见作品之外的昆德拉。

社科

《哲学家如何谋生?》

(法)纳西姆·埃尔·卡布利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5年7月版,58.00元。

哲学家靠什么谋生?他们是否不事生产,将所有时间都用来思考和构建各种理论体系?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谋生的需求,哲学家也不例外。斯宾诺莎一直做镜片抛光师的工作,莱布尼茨当过图书管理员,蒙田是市长,西蒙娜·薇依去工厂当过工人……作者探讨了不同职业对哲学家的影响,揭示了哲学家赖以谋生的“真正”职业及其与哲学之间的微妙联系。

《什么是外交史》

唐启华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5年7月版,62.00元。

中国外交史一方面有理解近代中外关系的科学史学启蒙倾向,另一方面有强烈的革命、民族主义宣传的救亡关怀,两条发展路径并行。此书综合学术史上的中外著作,探讨外交史的定义与特色,介绍西方外交史的发展历程、中国外交史研究的学科发展过程和值得注意的研究取向。最后做学科回顾,总结外交史研究的性质与方法,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展望。

实用

《请这样对待孩子的大脑》

(西)阿尔瓦罗·毕尔巴鄂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25年7月版,59.80元。

作者提倡父母学习有关大脑的基础知识,从大脑生理结构、功能和发育秩序方面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行为。该书从脑科学的角度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孩子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使孩子的智商和情商得到均衡发展。书中研究和实践案例,可帮助读者了解孩子的行为和情绪。作者作为脑科学专家在书中呈现了一位父亲独特经验和视角。

《高速阅读法》

(日)上冈正明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5年7月版,59.90元。

只要读上七本书,任何人都能成为某个领域的有识之士。高速阅读法能够实现的,不只是快速阅读完一本书,而是有计划地阅读一本任何领域的书籍。通过短时间内阅读多本书籍、快速掌握该领域的相关技能,从而实现个人成长。作家上冈正明以脑科学为基础提出高速阅读方法,指出了它的五大优势,并详细介绍了在30分钟内将一本书读三遍的阅读技巧。

童书

《给孩子的第一本莎士比亚》

(英)迈克尔·莫波格著,海峡书局出版社2025年7月版,128.00元。

此书由生于莎剧演员世家、很懂儿童心理的作家迈克尔·莫波格倾心打造,精选莎士比亚十部最受喜爱的戏剧,用现代语言鲜活呈现。剧情加以保留,却摒弃了过时的观念。打破《驯悍记》中的性别刻板印象,用第一人称视角讲述《暴风雨》……莫波格以饱满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人性洞察,将莎翁经典化为孩子们爱不释手的故事,既有文学深度,又有情感共鸣。

《身体的奥秘》

(日)堀内诚一等著,接力出版社2025年7月版,150.00元。

《科学之友》是“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策划的一套科学绘本月刊,是有50多年历史的经典科普品牌。该系列的第六辑“身体的奥秘”共6册,涵盖了人体骨骼、大脑功能、手和手指的作用、游泳、眼睛构造以及着凉和健康等多个主题。作者们从孩子熟悉的看电视、睡觉、游泳等生活场景出发,让孩子们认识和探索自己的身体,培养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