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太起诉三个女儿,多方联动化解赡养纠纷

2025-04-03 19:58:00

极目新闻通讯员 梁军

“谢谢你们费心调解,我们对这个结果很满意,辛苦你们了!”近日,湖北省枣阳市人民法院七方法庭与辖区相关部门联动化解一起赡养纠纷,不仅使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得到保障,也使亲情关系得以修复。

原告张老太年近八旬,其丈夫去世多年,现左眼丧失视力,没有经济来源,生活几乎不能自理,虽生育三个女儿,因长女、次女对母亲心存怨恨,三姐妹在赡养问题上存在分歧,导致老人赡养问题一直未得到妥善处理,老人无奈将三个女儿起诉至法院。检察院为该案支持起诉,向法院出具了《支持起诉意见书》。

审判现场

案件被分到七方法庭后,承办法官张家政第一时间联系了村干部,对老人及三被告的家庭状况开展调查了解,并聆听张老太本人对于赡养方式的意愿。

考虑到当地赡养纠纷时有发生,为充分发挥“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应,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七方法庭决定对该案进行公开庭审,并邀请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妇联主任、群众代表参加旁听,力求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庭审中,承办法官耐心听取了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在深入了解案情后,联合出庭检察官对三名被告进行了释法说理。旁听代表委员、村妇联主任也现场进行了评说劝导。由于双方因家庭琐事积怨太深,对赡养问题,三个女儿在法庭上争得面红耳赤,调解一度陷入僵局。

庭审结束后,承办法官分析该案件并不复杂,如果简单地一判了之并不利于矛盾的化解,也无法解开当事人的心结,于是决定采用“缓兵之计”进行调解。经过三天的情绪沉淀,承办法官分别召集三被告及家人耐心细致地听其倾诉,逐渐了解清楚了横亘在母女间的心结:原来,小女儿平时照顾母亲较多,老人有一点存款放在小女儿处,长女、次女认为这笔钱放在幺妹处开支的不明不白,等老人把这笔钱花完了,三姐妹再平摊养老费。但张老太却不同意。

调解现场

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后,考虑到赡养纠纷“硬解”不是办法,承办法官决定从“主心骨”“说得上话”的人着手,以深入地“软沟通”,各个击破。

法官首先找到被告的亲友及其单位领导,说明利弊,通过他们的劝说、开导,逐步唤醒三个女儿的良知和责任感,让其认识到赡养老人对家庭和谐的重要性。随后,又邀请镇妇联、信访办、驻庭调解员参与调解,通过情、理、法的劝导和释法,三被告慢慢打开了心结,表示愿意放下芥蒂,承担赡养义务。

3月21日,经过多轮劝导与协商,三被告就母亲的生养死葬等一揽子问题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张老太入住益家人养老院,三个女儿承担赡养费用。

同时,法官还向子女们发出《家庭赡养指导令》,引导子女积极履行对老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同时告诫子女,如违反此令,将受到相应处罚。

“谢谢你们,谢谢……”调解协议签字后,张老太紧紧握住法官的手,再三表示感谢。

3月27日,三被告已将相关款项陆续汇入法院账户,张老太也已顺利入住养老院。至此,母女间的亲情得以重新联结,该起赡养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