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信“研后感”:职业教育走出校门,书写“新南洋故事” | 百万学子游南海

2025-04-03 20:03:00

最好的营销,是让世界爱上我们的故事;北帝诞:一个族群对天地敬畏的集体记忆;数控机床的代码、文旅策划的方案、非遗直播的镜头,都是我们书写的“新南洋故事”……

4月3日,丹青绘就樵山韵·美育浸润乡土情——百万学子游南海之佛山市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春季研学落幕3日后,南信学子们纷纷写下研学心得,西樵简村北帝诞民俗信仰、广东千古情千年文化演绎与优质的职业教育理念相互激荡,碰撞出一组组昂扬着生命激情的文字,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丹青绘就樵山韵·美育浸润乡土情——百万学子游南海之佛山市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春季研学

最好的营销,是让世界爱上我们的故事

24直播1班 梁好兴

三月三的岭南,春意正浓。作为南海信息技术学校直播电商专业的学生,我带着对数字营销的探索之心,走进西樵镇简村社区,沉浸式体验北帝诞非遗民俗,并邂逅了广东千古情的震撼演出。这场研学让我明白:文化传承需要创新,而电商正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

非遗盲盒:让传统工艺可分享

清晨的简村锣鼓喧天,醒狮腾跃。在北帝诞巡游中,我注意到许多游客举着手机直播,将非遗仪式通过镜头传向全网,这让我思考,若能设计“北帝诞短视频挑战赛”,结合定位打卡与流量激励或许能让更多年轻人关注民俗文化。而且,在陈启沅纪念馆,古老的缫丝机让我惊叹百年前的机械智慧。作为电商学子,我构思了一个“非遗盲盒”创意,在线上下单即可收到缫丝材料包与数学视频,让传统工艺变得“可体验,可分享”

千古情韵:科技赋能的岭南史诗

午后,一场广东千古情的演出让我热泪盈眶。全息投影中,巾帼英雄冼夫人策马扬鞭;黄飞鸿的醒狮跃过水幕;下南洋的帆船在巨浪中颠簸。当演员从观众头顶上飞过时,我忽然想到,这种“打破第四面墙”的沉浸式设计,不正是直播电商需要的互动创新吗?景区内“黄飞鸿狮头雪糕”的热销更让我反思,非遗产品若能与文化IP联名,用故事促进消费,定能拉动消费新浪潮。

镜头记录:做文化的“数字翻译者”

这次研学让我触摸到了岭南文化的重量。作为南信学子,更是一位电商学子,我愿意用镜头记录非遗之美,用流量守护传统之根,让千年文明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因为最好的营销,是让世界爱上我们的故事

丹青绘就樵山韵·美育浸润乡土情——百万学子游南海之佛山市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春季研学

北帝诞:一个族群对天地敬畏的集体记忆

24会计1班潘玟希 杨梓曼 邓家泳

在春意盎然的农历三月初三,我们随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的研学队伍踏入西樵镇简村社区、广东千古情。这里,以一场北帝诞的非遗巡游、一场跨越时空的工匠对话、一台荡气回肠的《广东千古情》,为我们铺开了一幅关于文化根脉、精神传承与时代使命的鲜活画卷。这场研学,不仅是感官的沉浸,更是一场心灵的觉醒。

清晨的简村,在锣鼓与醒狮的跃动中苏醒。跟随北帝令旗巡游队伍,仿佛踏入历史的褶皱。祠堂飞檐下斑驳的木雕、香火缭绕中虔诚的叩拜仪式,让课本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冰冷词汇瞬间鲜活。

当狮头低垂向百年古庙时,我突然明白:北帝诞不仅仅是民俗表演,而是一个族群对天地敬畏、对生命热忱的集体记忆。这种信仰的延续,恰如简村流淌千年的溪水,滋养着现代人浮躁心灵的荒漠。巡游队伍中震天的鼓点,却让血脉中沉睡的文化基因隐隐共鸣——原来我们并非无根浮萍

丹青绘就樵山韵·美育浸润乡土情——百万学子游南海之佛山市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春季研学

接着我们参观了陈启沅纪念馆,馆内,木制缫丝机的齿轮咬合声与现代数控机床的电流声在脑海中交响。

在此,我们还体验了漆扇的制作过程,颜料的碰撞,让我们深深体验到了非遗文化的巨大魅力,镌刻在我们的心中。

午后,《广东千古情》用全息影像与威亚技术重构的岭南史诗,将研学推向高潮。当舞台上的冼夫人披甲策马、黄飞鸿狮王争霸、下南洋的孤帆破浪时,我忽然读懂研学手册上“历史与奋斗精神”的深意:西樵山不仅是采石场遗址,更是岭南文明的火种之地;巾帼英雄、武林宗师、闯海先民的身影,从未随时间褪色,而是化作这片土地的精神图腾

作为职业院校学生,我们何尝不是新时代的“工匠”与“闯海人”?数控机床的代码、文旅策划的方案、非遗直播的镜头,都是我们书写的“新南洋故事”。

归途大巴上,拖着疲惫的身躯,但仍感觉内心的满足与快乐。这次研学如同一把钥匙,让我们懂得了职业教育的价值。三月三的简村,让我们在千年文脉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颗齿轮——它终将在新时代的机器中,咬合出属于这代人的文化强音。

丹青绘就樵山韵·美育浸润乡土情——百万学子游南海之佛山市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春季研学

深刻体会“实业救国”的伟大精神

24直播1班 何俏蝶

在3月31日学校开展了一次研学活动。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们得到有效的放松,更是一次有意义的实践学习机会。

我们的第一站来到了西樵镇简村社区。在车上我们听老师讲解了陈启沅的故事与北帝诞的来源,让大家期待的心情提上了极点。进村之后我们通过“北帝诞”的大牌就看见了舞龙的队伍,气势之庞大,让我们体会到了古老信仰的神奇力量

陈启沅先生是一名爱国华侨,归国后利用在国外学习的知识设计了自己的缫丝机器,并且在他的家乡——简村,创办了继昌隆机器缫丝厂,因此他被誉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创始人之一。我们通过参观,了解了陈启沅先生的平生事迹,可见他创办缫丝厂的艰辛与贡献,他让我们深刻体会了“实业救国”的伟大精神

随后我们进入到广东千古情景区,映入眼帘的巨大浮雕石柱,爬满绿植的墙壁,扑面而来的原始气息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接着我们在风情街中穿梭,走进南海一号,就像亲身走过了海上丝绸之路,丰饶的货品,琳琅满目的珍宝让我目不暇接。路上还碰巧看见了《一千零一夜》的表演,体会到了古人口中的异域风情。

接着我们去观看大型歌舞《广东千古情》,其中以歌舞的形式展现了远古的西樵山,巾帼英雄洗夫人、武术家黄飞鸿、南国佳人、下南洋等故事。惊艳的舞台效果将岭南的千年风华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完全沉浸在这场视听盛宴之中。

这次的研学活动让我们身临历史的长河里,作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因素,带给了我们新奇且惊喜的体验,让历史于我们的心中永垂不朽

丹青绘就樵山韵·美育浸润乡土情——百万学子游南海之佛山市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春季研学

记者点评

职业教育走出校门,唤醒新时代“工匠”

当职业技术学校的课堂从教室延伸到非遗古村、文化景区,一场跨越书本与现实的教育革命正在悄然发生。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的这次研学活动,无疑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一次成功实践

学生们在研学中触摸历史肌理,汲取知识养分。简村北帝诞的锣鼓声,敲开了学生对岭南文化理解的大门。梁好兴同学注意到直播与非遗的结合点,提出“北帝诞短视频挑战赛”的创意,不仅展现了对非遗传承的思考,更将电商专业知识融入其中,做到了学以致用。在陈启沅纪念馆,古老的缫丝机与现代数控机床对话,潘玟希等同学体会到工匠精神的传承,也让他们理解了职业教育的价值所在。

本次研学也激发了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责任感。何俏蝶同学通过了解陈启沅“实业救国”的事迹,对先辈的伟大精神有了深刻体会。而《广东千古情》的震撼演出,让学生们感受到岭南先辈的奋斗精神,意识到自己作为新时代“工匠”与“闯海人”的使命

这种沉浸式研学打破了传统职业教育的局限,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思考专业知识的应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研学唤醒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赋予了他们传承与创新的力量。他们用镜头记录非遗之美,用创意让古老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生机。

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的研学实践证明,走出校门的职业教育,不仅能培养技艺精湛的工匠,更能塑造有文化底蕴、有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

丹青绘就樵山韵·美育浸润乡土情——百万学子游南海之佛山市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春季研学

文/南海融媒记者 黄金全 孙茜

图/南海融媒记者 孙茜 黄金全 陈肖玲 何泳谊 黄英文

通讯员/黄金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