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从这里,看未来”

2025-05-09 16:13:00

人形机器人大秀运动天赋,创新器械精准绘制大脑“地图”,明年首飞的“云行”超音速飞机模型亮相……正在举行的第27届北京科博会上,一系列前沿产业成果格外惊艳。

“科技引领 创享未来”——正如本届科博会的主题,一个个“行业首创”“国内首次”“全球领先”,让人们不仅看到了技术迭代,更预见了未来生活。比如,可穿戴智能人工喉能够服务中风和渐冻症患者,也可帮助慢性咽喉炎患者改善音色;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S1,四肢配合默契,关节灵活转动,仿佛一位来自未来的“物流专家”。值得一提的是,本届科博会注重“展洽结合”,推荐北京优秀未来产业科技创新成果至路演会和交易大厅,实现“展品即商品、展商即供方”,构建从技术展示到商业转化的完整闭环。

今天,未来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成长,成为孕育发展新机遇、塑造经济新动能的先导性产业,更成为各国抢占科技制高点、赢得产业主导权的关键领域。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就在于科技现代化。积极培育未来产业,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资源所在就是责任所在。北京作为智力资源聚集地,持续通过搭建科技创新平台等多种方式打造未来产业高地。截至2024年底,北京科技型企业超85万家,独角兽企业11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与融资金额均居全国前列,形成多个产业集群。透过科博会的惊鸿一瞥,不难看到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产业向新、供给向优不会一蹴而就,是一场既考验创新智慧也呼唤耐心定力的比拼。众所周知,未来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带动作用强、产业赋能能力强,但成长的不确定性更大、培育周期更长,呼唤政府部门加大投入支出、加快前瞻布局。今年北京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建立投入增长机制,重点培育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生物制造、新材料等20个未来产业;加快6G实验室和6G创新产业集聚区等项目建设,打造低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先导区,完善首批10个育新基地功能。继续打好结构优化、要素升级、制度变革的“组合拳”,新质生产力必能从“星光点点”成长为“星河灿烂”。

未来产业,让未来照进现实。打开想象空间,不断向上攀登,当科技优势持续转化为发展动力,这座城市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图源:北京日报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