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如何在教学中育人?这一教学研磨牵手开放活动进行了深入探讨

2025-04-23 14:13:00

极目新闻记者 王媛

通讯员 周思思

实习生 何淑宁

小学英语如何在教学中育人?4月22日下午,湖北省杨文名师工作室在武汉市江汉区红领巾学校(尚美校区)举办教学研磨牵手开放活动,多学段英语教师通过观摩听课、互动提问等方式,深入探讨英语教学的创新方法。

在公开课上,红领巾学校(尚美校区)的陈姗姗老师展示了主题为《Unit 3 Television》(《第三单元 电视》)的小学五年级英语课。陈老师独具匠心,以“电视历史变迁史”作为本节课的主线,以时间为轴,引领学生们一同探寻电视发展的历程,同时学习相关语言表达。

在教学过程中,陈老师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十分关注学生思辨意识的培养。她引导学生们感受不同电视节目、技术以及时代背景的变迁,鼓励他们寻找百年电视史中的“变”与“不变”,从而深刻领悟“技术为器,匠心为魂”的价值观。此外,她引导学生们借助人工智能(AI)工具、与同伴合作交流等方式,来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词汇。在课堂上,陈老师巧妙地让位给学生,邀请学生代表上台进行指导和总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

课后,各位专家和老师进行了深入评课。正高级教师黄秋萍老师认为:“这节课设计巧妙,主题明确,以两根主线设计,贴近生活,学生能将语言学习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参与度很高。”同时,目标明确、层次分明,从电视发展史角度设计,通过对比1925年和今天的电视节目,巧妙引出“different”,从认识节目到介绍自己喜欢的节目层层递进,兼顾了语言能力、思辨品质的培养。“陈老师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新词汇,很好地利用了当今的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跨文化设计,拓展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实现了从输出到内化到输入的闭环。”

白云老师基于深入教材、超越教材的角度对陈老师的课进行点评。她认为陈老师的课堂体现了课堂生活化、语言交际化的理念,以新标准、新技术、新样态为导向,运用AI赋能,将外国小朋友与中国学生互动带入课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陈老师不仅了解中国学生的喜好,还想了解外国小朋友对电视节目的喜好,这种对文化的信任让我印象深刻。”白云老师说,“我希望让孩子的每一次进步都可见,让学习可见,让思维发生,让文化浸润课堂,实现英语学科育人。”

武汉市教科院小学英语教研员朱蓉老师表示,英语教师不能只着眼于小学阶段,更要关注学生发展,从发展的终点来反思小学教学。“陈老师在这节课中,通过电视机发展史让学生了解到电视的发展和节目制作手段的更新,激发了学生对我国技术革新的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朱老师说。她还指出,陈老师的课堂有育人价值的高位引领、让位、错位和对位四大亮点。“陈老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以学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学习;关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践行,设计了不同层次的活动;关注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了不同层次的评价活动。”朱老师评价道。同时,她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建议可以换一种思路,借助时间轴推进电视节目的日益丰富和多样化,凸显语言学习核心,达成育人目标。

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杨文老师认为,朗读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陈老师为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启蒙阶段习惯,使用大量音视频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陈老师将问题难度分解,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带读等方式,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理念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学生们的优美语音非常吸引人,刚才有老师在群里谈论学生的伦敦腔,这为群里的初高中老师带来了震撼。”杨老师说道,“这充分展示了红领巾小学作为名校学生的风采,也体现了平时课堂的规范和高标准训练要求。”她还表示,这堂课节奏流畅,师生互动默契,展示了和谐美好的英语课堂。

在互动环节,针对“如何在常规课程上平衡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困惑,有教师建议:“课时紧任务重的时候,要聚焦教材精髓,关联不同单元知识点,通过分析教材做好英语启蒙,以此培养思维能力。”还有教师强调:“一定要转变观念,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从每节课做起,让课堂变得乐学善学,精心备课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