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4 23:20:00
近日,一则投资者在黑猫平台上对中信建投的投诉,经上游新闻、投资快报等媒体报道后,将中信建投再次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中信建投武汉建设八路证券营业部被指在客户端公示手续费时存在“技术性杀熟”现象。有客户在长达11年的时间里,一直被按照1.9‰收取手续费,而如今一般券商手续费已降至这一水平的二十分之一左右,11年间该客户累计支付佣金达16万元。这一惊人数字,让投资者对券商利用技术优势和信息差收取手续费的合理性产生了强烈质疑。
恰在同一时间段内,中信建投公布了2024年业绩。曾几何时,中信建投的营收规模能够跻身行业TOP5,风光无限。然而,近几年其排名却如同坐上了滑梯,年年下滑。与当下曝光的“杀熟”事件相互交织,市场对中信建投的未来发展充满担忧。
客户投诉:“杀熟”争议浮出水面
据上游新闻报道,武汉的张女士早在2014年就在建八营业部开户炒股,长期使用中信建投的“蜻蜓点金”APP进行交易。在长达11年的时间里,她支付的佣金比例超过1.9‰,累计扣除佣金高达16万元。
张女士反映,新客户在APP上能够清晰看到具体的佣金比例,而她作为老客户,却只能看到“不超过成交金额的3‰”这一模糊表述。直到2024年11月,张女士在卖出股票时发现实际到账金额比预期少了1000元,这才惊觉佣金过高。在与营业部交涉后,她才知晓多年来自己一直被收取高额佣金。
张女士的投诉引发众多媒体报道。其中投资快报在报道中称,建八营业部营销总监周明表示,“不超过成交金额的3‰”本身就是一种公示方式,老客户看不到具体佣金比例是因为公司正在进行“数据迁移”,迁移完成后老客户便能看到。
然而,张女士投诉后,“蜻蜓点金”APP突然显示出“1.9875‰”“1.9729‰”等具体佣金比例,这一变化让她强烈怀疑营业部存在故意隐瞒佣金标准的行为。
依据《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办法》,证券公司应在公司网站、营业场所和客户端同时公示证券交易佣金收取标准。
上游新闻报道称目前,张女士已向证监会网络投诉平台举报此事,湖北证监局也已介入调查。目前还没有更新进展。
营收连续四年下滑,排名一年一个退步
事实上,中信建投近年业绩表现不佳,营收已连续四年下滑。据其3月27日晚间发布的《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1.29亿元,同比减少9.10%。
而回顾过去5年的表现,中信建投是收入在2021年达到顶峰后开始逐年下滑,特别是最近三年,每年退步1名,从2022年排名第6,到2023年被广发证券追赶,排名第7,2024年再被中金公司超越,排名第8。
从业务板块看,投资银行业务2024年营业收入为24.91亿元,同比减少48.14%;资产管理业务营业收入为12.56亿元,同比减少14.17%。尽管财富管理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66.1亿元,同比增长8.97%,交易及机构客户服务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80.53亿元,同比增长0.46%,但仍难掩整体营收的颓势。
违规事件频频发生,多次遭到监管处罚
中信建投投行业务的大幅下滑是其业绩下滑的主要因素,这其中除了资本市场客观环境变化之外,还有主观方面的因素,即在从严监管背景下,中信建投在合规方面问题不断,多次遭到监管处罚。
最典型的是紫晶存储欺诈发行案。紫晶存储于2019年10月发行上市,2022年2月在科创板上市。后中国证监会于2023年4月查明,紫晶存储存在欺诈发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最终决定对该公司给予警告、并处以3668.52万元罚款。
紫晶存储的保荐券商即是中信建投。2024年11月4日,上交所披露了对紫晶存储保荐机构中信建投相关人员纪律处分决定。
紫晶存储只是中信建投众多问题中的一项。早在2024年5月,证监会就曾对中信建投和投行业务的直接负责人刘乃生进行监管谈话措施。原因就是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建投)在部分项目中尽职调查不充分;未有效督促发行人做好募集资金专户管理;内核未充分关注项目风险;对外披露招股说明书实质修改后内控未再次审批等,违反了《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合规管理办法》)第六条的规定。刘乃生作为分管投行业务高管,对上述问题负有责任。随后,自2024年6月起刘乃生担任公司办公室行政负责人,自2024年7月起担任董事会秘书。
如何重新赢得投资者信赖是最大挑战
随着张女士投诉“技术杀熟”事件的持续发酵,佣金争议背后所折射出的证券行业费率透明化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张女士在2014 年开户时佣金比例超1.9‰,尽管现行规定要求佣金不得超过3‰,而在实际操作中新开户普遍享受万分之1.5的优惠,甚至部分券商甚至能开出万分之0.8的费率。公开数据显示,2015 年市场 96 家证券公司的平均佣金费率为5.8‱,到 2024 年降至万分之5.19,这体现出券商佣金在政策引导、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技术进步带来成本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呈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
在这样的行业变革浪潮中,中信建投也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新任中信建投董事长刘成在履新后的第一次公开亮相时表示,中信建投正在加快培育和巩固“一流的文化、一流的人才、一流的能力、一流的服务和一流的成绩”为目标的一流投资银行建设,并制定了“两步走”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第一步,力争先用5年时间打造和巩固国内一流的综合实力,到2030年全面达到与行业优质头部机构相称的引领水平;第二步,再用5年时间,到2035年力争全面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并努力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引领力的一流投资银行。
但是,此次“技术性杀熟”事件,无疑让中信建投当前本就不佳的处境雪上加霜。投资者对券商的信任本就建立在公平、透明的交易环境之上。未来,中信建投不仅要寻找新的业务开拓机会,同时也要应对监管部门的调查,重新赢回投资者信任,更迫切的是需从内部管理入手,加强合规建设,提升业务水平,否则在竞争激烈的证券行业中,必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排名下滑。
本文源自金融界